在多人合作完成论文或著作时,署名的安排通常遵循以下原则:
论文的署名人数并没有严格的限制,但一般不宜过多。常见的规范是1到5人之间,有些情况下也不宜超过10人。
署名顺序通常根据作者对论文的贡献大小来确定。贡献最大的作者被列为第一作者,其次是第二作者、第三作者等。不同位置的作者在评职称时的作用和加分情况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第一作者的位置更具优势。
每篇论文通常需要确定一位能对该论文全面负责的通信作者。通信作者应在投稿时确定,并注明其Email地址。如未特殊标明,则通常视第一作者为通信作者。
对于集体署名的论文,应将对论文负责的关键人物列为通信作者。如主要责任者确实超过一位的,可酌情增加通信作者。
署名应署真名、全名,不应署笔名。
署名顺序应与单位、职称等信息的匹配,避免出现不一致的情况。
具体操作步骤
根据每个作者对论文的贡献大小,列出所有参与者的名单。
按照贡献大小,将作者从大到小排列,确定每个人的署名位置。
选择一位对论文全面负责的人作为通信作者,并在投稿时注明其Email地址。
在论文的指定位置(如文题下方、论文摘要之前)填写所有作者的姓名和单位信息。
如果有多个通信作者,可以在论文末尾处注明所有通信作者的姓名和联系方式。
所有作者应仔细审核署名信息,确保准确无误后提交。
示例
假设有五位作者共同完成了一篇论文,署名顺序如下:
1. 张三(第一作者)
2. 李四(第二作者)
3. 王五(第三作者)
4. 赵六(第四作者)
5. 刘七(第五作者)
通信作者为张三(Email: zhangsan@example.com)
署名格式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