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猪百科

手机版

什么救助标准是什么

社会救助标准是指国家制定的用于界定社会救助对象并确定社会救助待遇水平的标准。这些标准旨在确保公民享有最低生活水平,通常体现为国家公布的最低生活标准。救助标准具有地域性、时间性和综合性,并且根据不同的救助类型和困难程度,会有不同的救助金额和方式。

紧急型临时救助

对于困难程度较轻的家庭或个人,及时给予1000元以下(含1000元)的临时救助。

对于困难程度较重的家庭或个人,参照支出型临时救助标准确定救助金额。

支出型临时救助

因家庭成员患重特大疾病致困的家庭,根据相关医疗保险补偿和医疗救助后个人自负合规费用给予救助,标准原则上控制在城市低保月标准的3—12倍。

因自负教育致困的家庭,救助标准原则上控制在城市低保月标准的3—6倍。

对于造成重大生活困难,经医疗保障(含商业保险)报销和临时救助后仍有困难的,启动“一事一议”程序,按照一定比例实施救助,提高救助额度。

支出型救助

临时救助金额=当年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元/人月)×救助人数(人)×困难持续时间(月)。

家庭成员因患疾病自付合规费用在10000元(含)-20000元的,按1-2个月给予救助;20000元(含)-30000元的,按2-3个月给予救助;30000元(含)-50000元的,按3-4个月给予救助;50000元(含)以上的,按4—6个月给予救助。

家庭成员因患残疾支出费用在5000元(含)-10000元的,按1--2个月给予救助。

医疗救助

住院医疗救助:城乡低保家庭成员、散居孤儿享受100%(无限额)的救助;城乡低收入困难家庭成员享受80%(限额13万元)的救助。

门急诊医疗救助:城乡低保家庭成员、散居孤儿享受60%(限2500元)的救助;城乡低收入困难家庭成员享受50%(限2500元)的救助。

资助参保:城乡低保家庭成员享受全额补助;城乡低收入困难家庭成员60周岁以上人员,个人在参保时缴纳120元,余额部分由民政部门给予补助。

这些救助标准旨在确保不同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