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百官之首,国君之下的最高官职。
华夏历史五千年,同一官职的称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朝代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有不同的叫法,比如对天子的称呼,夏、商、周称“后”称“王”称“天子”,秦始皇之后称皇帝,宋朝称官家,匈奴称“单于”,乌孙称“昆莫”,吐蕃称“赞普”,鲜卑、柔然、突厥、回纥、契丹、蒙古等称“可汗”。
天子的称呼虽然不同,但换汤不换药,都是指同一个人。
宰相虽然亦如此,但不同历史时期,无论是权利还是地位都有很大不同。
宰相的称呼最早见于战国《韩非子·显学篇》:“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其实,宰相这一职位起源要更早,殷商时期就已经出现,它最开始不但实权极重,而且世袭,君主不能随意更换。不过这时它不叫宰相,而是被称作“巫史”。
根据唐代李贤的注解,巫者,女巫也;史者,祝史也,也就是说巫史的职责就是占天卜地、祭祀鬼神、观天文、测地象、记史传文。
貌似职权不重,但要知道在殷商时代,特别崇拜鬼神,盛行祭祀,国家大事小情都由占卜结果而定。所以当时巫史一言一行代表的就是天意,垄断神坛不说,还把持了政坛,甚至有权训御君王。
西周建立之后,周公定官制,“巫史”被一分为二,卿士管行政,太史管神事,这应该是中国最早的神权与政权分立。
当时执政的卿被称做“政卿”或“正卿”,是“卿士”之首,相当于宰相,它由周天子任命,并世代相袭。
春秋以后,王室衰微,一些诸侯为了抑制贵族擅权,开始起用一些有才能的家臣来协助管理国事,这些临时设置的协助君主处理国家大事的家臣称“相”,总理王家事务的家臣称“宰”。
也就是说,宰相一职是从国君的家臣发展起来的。宰原意是君主的总管家,相是辅助的意思,用家臣的头目来管理国事,这就是宰相的实质。
管仲是历史上第一个真正的宰相,齐桓公以他为相,六合诸侯,成就霸业,此后各诸侯有样学样陆续设置相职,比如楚国设“令尹”,宋国设“大尹”,吴国设“太宰”,秦国设“相”等,虽然名称各一,但他们的实际职能都是一国之宰辅,担任君王顾问,参与重大决策,协助管理军政,是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
秦统一后,宰相之职称作“丞相”,两汉承秦制,亦称“丞相”。
不过两汉时期出现了另一个庞然大物——尚书令,实权重于丞相,甚至在东汉时曾短暂取代了丞相一职,成为百官之首。
尚书令一职,始于秦朝,西汉初年,仍是少府(管理皇室私财和生活事务的内廷机构)的属官——尚书台长官,掌收发诏命章奏,在职位品级权利上,无法与丞相相提并论。
但是,到汉武帝时期,为了削弱相权,开始不断强化尚书令的权力。他起用了一批儒生当丞相,处理日常行政事务,而政务中心则转到了内廷。也即在这一历史时期,宰相的职权逐渐转移到了尚书台长官的手中,尚书令变得职轻而权重。
不过由于是内廷职务,尚未完全脱离少府序列,尚书令的品级不高。如有宦官担任则称中书令,比如司马迁受腐刑后担任的第一个职位就是中书令。但是如果由外廷重臣兼任,则以“领尚书事(录尚书事)为名掌实权”,位同宰相。
到了东汉时,政务均归尚书台,尚书令在制度上属于少府,实际直接对皇帝负责,总揽事权,权利已经超过了丞相。到了汉哀帝时,改丞相为大司徒,尚书令成为实际上的宰相。
汉献帝时,权臣董卓、曹操恢复丞相之职,并由他们自任此职,实权在皇帝之上。
魏晋以后,尚书台从内廷独立出来,成为中央执行政务的总机关。尚书台的长官、副长官都是宰相之职。
但是,自从尚书台由内廷文书机关变为外廷行政机构以后,晋武帝又另设中书省为文书处理机关,其长官为中书令,也是宰相之职,时有“凤凰池”和“凤池”之称。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宰相之职,分属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长官为侍中),所以三省的长官并称宰相。
隋唐两代,宰相名称又有所改变。中书令隋代称内史令、内书令,唐代称右相、凤阁令、紫微令。侍中隋代称纳言、侍内,唐代称左相,侍中。尚书令则因李世民为秦王时曾任此职,后来不置,所以唐代尚书省的长官只有两个副职——左右仆射。
唐代以中书令为长官,任首席宰相,以侍中为副宰相,中书省副长官中书侍郎,以及左右仆射均为固定的宰相编制。不过注意一点,中书令不设时,中书侍郎即为首席宰相。
到了北宋时另设中书内省于禁中,称“政事堂”或“中书门下”,其首席长官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正式官名,其副职参知政事,为副宰相。
另外,宋代的最高军事机关为枢密院,其长官枢密使、副使与宰相一起合称“宰执”。
元朝也是以中书省为政务中枢,主官中书令常由皇太子兼领,下为左右丞相,再下为平章政事,副职为左右丞及参知政事。
大家可能看的一头雾水,所以在这里有必要汇总一下:
汉武帝之前没什么好说的,宰相的名称虽然多变,但都是百官第一人;汉武帝后,尚书令开始登上历史舞台,西汉后期位同宰相,东汉时,实权大于宰相;魏晋隋唐宋元则比较麻烦,汇总来说,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三省的长官都称宰相,只不过地位略有高低。
按照官方的说法,三省的排序是中书>门下>尚书,这也是按照离皇帝远近的排序。但实际权利却是正好反了过来。
原因也很简单,尚书省才是具体的执行机构(下辖尚书六部),中书省只是皇帝的参谋,上传下达,相当于现在的办公室主任,门下省则是两者之间的门廊。以汉族人的观念论,尚书省是具体执行机构,当然权力最大;中书省只是个办公厅(虽然是皇帝的);门下省掌握两者之间的公文往来,有实实在在的封驳权,自然权力也比办公厅大。
这样理解是不是简单多了?
到了明洪武时期,朱元璋废丞相,罢中书省,亲自掌管六部,兼职宰相,承袭近两千年的宰相制度就此寿终正寝。
但是到了永乐年间,朱棣又令解缙、胡广、杨荣等入值文渊阁,参预机务,位同尚书省的内阁应运而生。
内阁一开始权利并不大,只能算是皇帝的顾问,但是仁宗时,三杨入阁,内阁权力开始加重,嘉靖时,又将内阁大学士的朝位班次,列在六部尚书之前,地位更见提高。
但是终明之一朝,大多数时候内阁大学士既无宰相之名,也无宰相之权,更非百官之首,其品级仅为正五品,以至于内阁大学士要兼任其他高品级的职位,或者虚衔,才能稍微接近于相权。比如,仁宣年间的三杨虽然名声很响,但真正说一不二的还得是史称“蹇夏当朝”的吏部尚书蹇义和户部尚书夏元吉。
而张居正之所以能发出那句豪言:“吾非相,乃摄也”,也只是因为他不仅是内阁首辅,更重要的是兼任了吏部尚书,同时取消了司礼监的批红,控制了后宫,这才是他“独相十年”的真正原因。
而随着张居正死后被万历清算,后来的历任内阁首辅就再也不敢玩这么大了,内阁首辅和吏部尚书再次一分为二,首辅等同于宰相的辉煌再也没有出现过。
清初仿明制。实际任宰相职务的,是康熙时的“南书房行走”,雍正以后的“军机大臣”。
但两者不要说与秦汉时的丞相,隋唐时的中书令,就是与明朝的内阁相比,无论是权利还是地位都是大大不如的。
康熙设立南书房的主要目的只是为了弱化了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地位,夺回皇帝说一不二的权利,入值者除了秉承皇帝意旨起草诏令以外,还要陪伴皇帝赋诗撰文,写字作画,“择词臣才品兼优者”,南书房也因此被清代士人视为清要之地,进身之阶。
而军机处则更加不堪,明朝内阁之所以敢跟皇帝叫板,其实与权利地位并没有太大关系,主要还是因为其构成都是寒窗苦读来的文人士大夫,他们自小读圣贤书,满脑子都是“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美好画面,在他们心中,被皇帝免官罢职不要紧,打一顿廷仗也无妨,因为这是直言敢谏,士民典范,甚至打得越狠,口碑越好,越光宗耀祖。
即使南书房大部分是词臣,但也是读书人,偶尔犯颜直谏一下也能做到。
但军机处就不一样了,绝大多数都是八旗子弟,说到底,都是爱新觉罗家的家臣,给他一万个胆子他也不敢跟主子爷抬杠,于是军机处在执行力度方面可谓无可挑剔,但却让能与皇帝打擂台的相权彻底荡然无存了。
另外,宰相的地位也是随着皇权的不断加深而逐渐降级的。
从汉至唐,皇帝待宰相之礼,那是相当恭敬的,隋唐以前,古人都是席地而坐,所以大臣上朝都可以坐着,而宰相更是能与君王对坐而不“失礼”,唐朝中期,随着“胡床”的传入,重臣与皇帝议事,往往都可以坐着,宰相更是在皇帝书房有“专座”。
而到了宋太祖赵匡胤时废“坐论”之礼,使宰相地位大降。
据载,北宋初年还是遵循旧例,宰相范质等重臣依然是坐在朝堂上与皇帝商讨朝政。但是有一次范质有事要向皇帝汇报,赵匡胤表示自己耳朵不太好,让他把奏疏放到御案上自己看,然后偷偷命人将范质的座椅给撤掉了,范质也相当会来事,也不声张,就这么一直站到了退朝。
结果,等到范质走后,赵匡胤感觉不设凳子更好,既能突出自己的至尊地位,还能分散臣子的精力,免得和自己打嘴仗,提高了办事效率。于是第二天议事的时候,就干脆不给众臣设座位了,宰相一级的重臣从此之后上朝也只能站着。
赵匡胤原本一个无心之举,却改变了千年来“君相制衡”的良好局面,甚至到了清朝,“宰相”有时都要跪着讨论国事,一国之相彻底沦为了皇帝家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