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未成年犯法,处理方式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的规定,具体如下:
不负刑事责任,责令其监护人加以管教或者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仅在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情况下,才应当负刑事责任。
只对以下八种较为严重的犯罪承担刑事责任: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
对所有的犯罪都应负有刑事责任,但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处理原则
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在处理未成年人犯罪时,应更加注重法制教育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对于情节较轻的犯罪行为,可以采取社区矫正、家庭教育等方式进行干预,帮助他们重新回归社会。
从宽处理:根据《刑法》第十七条第三款的规定,对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必须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在具体量刑时,一般应将未成年人中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低龄犯罪者与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高龄犯罪者区别开来,在同一年龄段内的犯罪,在决定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时,一般也要体现不同行为人年龄上的差别。
其他措施
缓刑:对于符合条件的未成年罪犯,可以宣告缓刑。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综上所述,未成年犯法时,处理方式主要包括不负刑事责任、从轻或减轻处罚、教育改造以及可能的缓刑宣告等措施,旨在教育和挽救未成年人,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