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猪百科

手机版

小冰河期怎样度过(明末“小冰河期”的人们,生活有多惨?)



天灾下的生活

小冰河期始于13世纪,在17世纪达到巅峰,并最终在大约200年前减缓了活动趋势。而崇祯在位的1628年至1644年,正是最严重的时期。

明中后期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远远高于前期。从万历中叶开始,旱灾竟持续七十年之久,这对于一个以农业为本的国家来说,绝对是致命的危机。


崇祯十三年(1640)的干旱是中国自汉代以来最严重的干旱事件。可能很多人觉得一场大旱不至于摧毁一个王朝,但是两场呢?三场?四场?……可怜的崇祯遇到的是十四场,据不完全统计,崇祯在位的17年中,全国各地竟发生了14次特大干旱,各地“饿殍遍野”“人相食”的记载十分常见。

官员马懋才上《备陈大饥疏》,里面讲到了陕北的旱灾情况,严重程度堪称全国之最。他说:臣乡延安府,自去岁一年无雨,草木枯焦。八九月间,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其粒类糠皮,其味苦而涩。食之,仅可延以不死。至十月以后而蓬尽矣,则剥树皮而食。诸树惟榆树差善,杂他树皮以为食,亦可稍缓其死。迨年终而树皮又尽矣,则又掘山中石块而食。其石名青叶,味腥而腻,少食辄饱,不数日则腹胀下坠而死。

最可悯者,如安塞城西有翼城之处,每日必弃一二婴儿于其中。有号泣者,有呼其父母者,有食其粪土者。至次晨,所弃之子已无一生,而又有弃子者矣。更可异者,童稚辈及独行者,一出城外便无踪影。后见门外之人,炊人骨以为薪,煮人肉以为食,始知前之人皆为其所食。而食人之人,亦不数日后面目赤肿,内发燥热而死矣。于是死者枕藉,臭气熏天。

天灾往往都是相伴的,与旱灾相伴的就是蝗灾和鼠疫。因为随着旱灾的肆虐,老鼠为了找寻食物而四处流窜,其中一大部分都涌向了人类的聚集地。而因旱灾而被迫流亡的人们便携带着这一危险细菌四处奔波,将其扩散到更广更远的地方。

明代中后期发生了两次大瘟疫,分别在1586—1590年、1640—1644年。与明代末期持续干旱同步的第二次大瘟疫,程度尤其严重。根据不完全统计,死于明末鼠疫者多达千万,首都北京几乎死去四分之一人口。就在这种情况下,后面清兵才那么轻易的入主中原。

天灾后的人祸

频繁的天灾都会引起社会的人口锐减,一方面是饥荒,一方面是屠杀。

中国古代是农业社会,北方也是全球游牧民族发源地蒙古大草原。在气候寒冷的时候,北方忍受饥荒的游牧民族入侵南方,而中原的农民在荒年爆发的所谓起义或者说是流寇。


从万历二十七年至四十二年(1599~1614年),全国各地先后发生民变、兵变数十次。此后民变不断,规模日大,最终演化为民众武装暴动或农民起义。

较为严重的民变,有天启二年(1622年)五月爆发的白莲教暴动,教派首领徐鸿儒在山东郓城自称中兴福烈帝,当地民众闻风追随,“多携持妇子、牵牛架车、裹粮橐饭,争趋赴之,竞以为上西天云”。同一年,贵州彝族土司安邦彦聚众起事,不断给明朝政府制造麻烦。天启六年(1626年)春,四川、贵州和湖广军务总理率兵与安邦彦交战,甚至因兵败被迫自杀。

至明末的农民大起义,从闯王高迎祥到李自成,中间几度失败。1638年,李自成被围剿,只剩十八骑突围。次年,他再次起兵的时候,被官军包围在四川巴西、鱼复山中,差点绝望自杀。当他突围成功,进入河南,很快又聚起人马。一句“迎闯王,不纳粮”,对灾民有着无与伦比的诱惑。

“小冰河期”对北方游牧民族的影响同样巨大。天灾不断,北方游牧民族为获得更多资源南侵,中原农业政权步步退却,最终出现了北方游牧民族统治农耕世界的王朝。


努尔哈赤对明朝战争最初的动机很明显,就是要掠夺资源,渡过饥荒。皇太极通过发动两次对朝鲜的战争,将朝鲜纳入自己的管辖,也是为了从中获取更多的粮食。

天灾下的进步

日本学者田家康在《气候文明史》中指出,人类在气候变冷时会出现两个有益的进步,一个是思想的大迸发;一个是技术的改良。

在17世纪第一个长达10年的严寒中,伽利略和开普勒提出了地动说,英国诞生了近代实验哲学之父:弗朗西斯·培根,法国则出现了大哲学家兼大数学家笛卡尔,近代理性时代从此开启。

中国明末同样出现了徐光启、宋应星这样的大科学家,以及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这样的大思想家。

同时,土豆、红薯,尤其是玉米这些抗旱高产作物在17世纪传入中国,作为大米的替代品被迅速普及。多种高产作物的普及,更是直接造成了“康乾盛世”的人口大爆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