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猪百科

手机版

重庆第1眼 | 服务消费正火热 扩容提质添动能

最近,重庆迎来了“演唱会的春天”。已经唱过的:陈楚生的“荒芜之境”;正在唱的:陈奕迅世界巡回演唱会重庆站。4月,郑润泽即将带来他的“旋涡人生”,莫文蔚也要来“大秀一场”;5月,张学友继续 60+巡回演唱会;6月,谭咏麟、毛不易、老狼、杨丞琳扎堆;7月,有陈小春;8月,有张韶涵和赵传;9月份,要来的则是任贤齐和孙燕姿……今日聚焦,我们就由一大波演唱会定档山城说起。

3月末4月初,陈奕迅世界巡回演唱会-重庆站,在位于巴南的华熙LIVE·鱼洞·场馆开唱,吸引了来自天南海北的数万歌迷云集。网络开票以后,华熙玻尿酸酒店一月份开始陆续接到订单,在二月底的时候,酒店提前一个月就满房了。

今年以来,重庆的演出市场持续火爆,刀郎、张学友等知名艺人或团体组合演唱会纷纷在渝落地。包括这些高关注度演唱会在内,1-2月,全市共举办营业性演出1.25万场次,同比增长5.7%。演出经济正成为城市旅游的“流量密码”,拉动交通、住宿、餐饮、旅游等行业同步增长。花房村火锅华熙LIVE鱼洞店负责人曾诚告诉记者,餐厅推出了一些“粉丝套餐”来吸引食客,生意和平时对比起来的话,增长比例在百分之六七十左右。

演出经济对于城市文旅产业究竟有多大的拉动作用?陈奕迅在开演唱会间隙开启了山城citywalk模式,盛赞“重庆真的很有趣”,令他目不暇接。很快,粉丝也纷纷去跟随打卡,从拍照的点位到同款美食,无一落下。我们再以龙兴足球场为例。2024年,时代少年团在龙兴举办多场演唱会,单场吸引的客流量超10万+。上个月,龙兴足球场举办了2025年赛事演艺活动发布会,时代峰峻家族的系列活动,是发布的一大重点。

明星歌手集中“上新”、演唱会密集排期的背后,一方面反映了当前演出市场的繁荣,另一方面也折射出重庆多措并举推动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有益实践和探索。什么是服务消费?简单来说,是指消费者为获得非物质性的服务而进行的支出。服务消费涵盖的范围很广,文化、旅游、体育、餐饮、养老、托育等都包含在其中。从国际经验看,当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消费升级进程就会显著加快,目前我国人均GDP已超1.2万美元,服务消费扩容升级有望进一步提速。从消费潜力来看,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服务消费占居民消费比重仍然偏低,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近日,国办转发通知提出八项举措,进一步支持重庆等五个城市加快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促进服务消费提质扩容,是其中的一大关键项。

此次发布的《关于支持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的若干措施》,提出“大力发展体育赛事经济,推动体育比赛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培育‘跟着赛事去旅行’品牌项目”。

3月23日,2025重庆女子半程马拉松赛在江北区北滨路开跑,来自全国各地的15000名女性跑者共聚山城。仅赛事举办前后五天,江北区就累计吸引市内外游客超75万人次,同比增长68%,游客消费总额超3亿元,同比增长50%。

重庆景江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姚怡说,在女马活动期间,入住率提升了20%左右,平均房价上涨了10%左右。重庆星光68广场商业总监欧祥说,初步统计商场的客流量增加了36%,销售额环比增长10%以上,切身感受到这种大型活动对消费的带动作用非常明显。江北区文化旅游委产业发展三科科长肖秋林表示,将进一步发挥体育赛事牵引作用,充分释放消费潜力,让体育赛事“流量”变成消费“能量”和经济“增量”。

跑步,正成为人们走进一座城市最时髦的入口之一。2024年,全国共举办路跑赛事671场,参赛人次约656万人次。而万人规模的赛事,可带来直接经济收入超3000万元。更庞大的收益,则在于城市的品牌溢价和由此衍生出的产业链。以重庆马拉松为例,自2011年首届重马以来,每年拉动体育旅游消费约3亿元,仅2024年重马国际消费节就拉动消费零售收入68.7亿元,实现文旅收入31.2亿元。

说完跑步,我们再来看乒乓球。今年3月的WTT重庆冠军赛,场内聚集顶级乒乓球选手,场外与消费节联动,吸引超30万人次参与,区域消费总额突破12亿元。

当下,重庆正加快创建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今年4月,是重庆的第7个“全民健身月”。从目前官宣的赛事日历来看,42项体育赛事活动,又将掀起一波多元消费的新热潮。在全市层面,市政府则印发了《重庆市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从12个方面提出了20条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

《实施方案》从推动餐饮住宿消费高质量发展、提升文旅服务消费能级、增强体育服务消费带动力、强化金融服务消费产品创新、打造融合化服务消费场景等十二个方面提出20项重点任务。

市商务委服务业发展处副处长张毓益表示,到2027年,我市将在服务消费各领域形成一批新增长点,服务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商品和服务零售总额的比重超过40%;到2035年,形成资源集聚和辐射全球市场的高品质、创新型、数字化、融合化服务消费新体系,服务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商品和服务零售总额的比重超过45%。

消费作为最终需求,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服务消费则是拉动消费增长的主要引擎。2024年,我国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6.2%,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同比增长7.4%。相关调查报告显示,高达85.62%的受访者预期,在未来生活中,服务消费的开支占比将有所上升。3月25日,商务部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也明确表示将会同相关部门,重点从四方面发力,推动扩大服务消费。

在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赵泉午看来,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重庆接下来的关键,在于抓住提升高品质服务产品供给水平这个“牛鼻子”,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第一,提升文旅产品的供给水平。挖掘文化内涵,推出有影响力、有特色的文化作品。再者就是提升重庆旅游产品的智能化数字化水平,注重游客的体验。第二点,提升餐饮、住宿等基础服务能力的产品供给水平。提供个性化的餐饮住宿产品,避免低价竞争、内卷,提升游客在渝期间的体验,延长游客在重庆的停留时间。第三,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给人民群众提供更丰富更便利的购物渠道和环境,把重庆打造成国际商品的交易之都。第四,承办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活动,还有产品博览会、技术交流会等等,我们尽量去做一些承办,这些活动对促进服务消费的效果也相当明显。

未来,服务消费规模进一步扩大、占比进一步提升将是大势所趋。服务消费本质上是一种体验型消费;只有真正将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不断提升供给质量,同时让消费环境变得更好,才能让大家能够消费、愿意消费、放心消费。

(重庆广电-第1眼TV 吴春春张月藐李波尹力丁琳翁弋然综合报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