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李书恒 通讯员 刘珈畅/文图
4月9日与10日的郑州市二七区南溪路小学一副生机勃勃的春耕图:校内2000多平方米的 “AI+智慧劳动农场” 正式开耕,现场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此次开耕活动,是学校劳动教育的关键突破,通过家校社联动的创新形式,吸引学生、家长和教师投身劳动实践,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全新活力。
活动当日,明媚的阳光倾洒校园。在老师的引领下,学生们手持农具,眼神中满是好奇与期待。家长们也积极响应,迅速融入劳动队伍。大家分工明确、协同合作,翻地、耕耘、播种有条不紊地进行,现场氛围热烈而温馨。劳动期间,学生们不仅掌握了农业种植的基础技能,更深刻体会到劳动的不易与收获的喜悦。一位参与活动的学生激动地分享:“以前都是从书本了解农作物生长,这次能亲手播种,特别有趣,也真正懂得了粮食的珍贵。”
据学校副校长武中华介绍,“AI+智慧教育劳动农场” 规划打造AI智能阳光种植与授课教室,有机融合室内劳动课程与室外劳动基地。室内开展理论教学,室外基地进行观察记录与实践操作。同时,农场引入前沿人工智能技术,借助传感器、智能灌溉系统等设备,对农作物生长环境实时监测、精准调控。学生通过APP或校内智慧农业展示屏,能随时掌握农作物生长态势,学习农业科技知识。此外,农场产出的绿色劳动产品,将被打造成学校品牌与基地文创产品,实现生产与销售相融合,这种传统劳动与现代科技结合的教育模式,极大激发了学生的探索热情。
学校书记孙西岭表示,学校始终践行五育并举,把劳动教育作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式。“AI+智慧劳动农场” 的建成,为学生搭建了真实的劳动实践平台,助力学生锻炼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思维与团队协作精神。通过家校社联动整合各方资源,凝聚教育合力,为学生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为保障劳动农场高效运营,学校制定了完善的课程计划与管理制度,将劳动教育纳入日常教学。未来,学校将以劳动农场为依托,举办农耕文化节、农产品采摘节、农业科技小发明等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与主题课程,让学生在劳动中汲取知识、获得成长。
此次活动的一大亮点是家校社的联动。学校积极整合家庭和社会资源,邀请家长走进校园,与学生一起参与劳动,增进亲子关系的同时,也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活动。
此外,学校还与周边社区合作,共同推进劳动教育的开展,为学生创造更加丰富的实践机会。这种家校社联动的模式,不仅形成了强大的教育合力,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