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猪百科

手机版

海远鱼书至,天高雁字连!怀念陈光亮和郑泽生两位海内外灯谜大师

N海都全媒体记者 杨江参 洪志强供图

1997年12月19日,陈光亮(双手持灯谜者)在洪志强婚宴上,即兴创作与洪志强夫妻有关的灯谜

追思人:洪志强 TO:陈光亮、郑泽生

海远鱼书至,有华侨的地方就会有传承;天高雁字连,有华侨的地方就会有赓续。

1995年10月,我受恩师陈光亮的委托,赴新加坡直落亚逸芳林公园灯谜会所,与当地灯谜家郑泽生取得联系,并向其赠送大量中国灯谜书刊。郑泽生说,我是第一位赴新加坡灯谜会所交流灯谜书刊的中国谜友,从此开启中国与新加坡灯谜交流活动序幕。

受恩师委托 飞赴新加坡寻找郑泽生

1995年10月3日上午8点多,我从泉州汽车站乘公共汽车到厦门汽车站,再搭面包车至厦门机场。下午3点40分起飞,在万米高空的机舱内俯视太平洋,我有种蚂蚁在地上缓行的感觉。晚上7点35分,飞机抵达七千里外的新加坡樟宜机场。

进入新加坡海关,手续快捷,1分钟不到就通关。叔叔洪俊谋早已在机场等候我了。我们打的走高速公路前往义顺。在往义顺的路上,我用叔叔的大哥大打回国内家里,向家人报告安全抵达。

我办的是探亲签证,有效期为一个月,这段时间足够我完成恩师陈光亮委托的任务,寻找新加坡当地灯谜家郑泽生老师。

10月5日,我写信给郑泽生老师,告诉他,我受泉州市工人文化宫灯谜协会陈光亮会长的委托,携带大量中国灯谜书刊想送给他,并留下联系电话。

10月7日,郑老师与我联系,我约他下午4点30分在金文泰的MRT(地铁)见面,没想到他听成金文泰的肯德基店,两人均空等对方1个多钟头。直到晚上6点,通过俊谋叔叔的大哥大联系,我才得以和他在肯德基店与MRT之间的麦当劳店相见。

此时,郑老师的时间紧迫,他7点要赶往马林百列主持灯谜晚会,而且当晚吴作栋总理将会参加。他送给我一个50元新币的见面红包,还给我留下联系地址和电话,我们互相说对不起,互道再见,见也匆匆,别也匆匆。

送灯谜书刊 老师高兴得请吃“大餐”

10月22日下午,我携带恩师陈光亮送给郑泽生老师的《刺桐谜苑》《刺桐商灯》《闽南虎》《八闽商灯》《全国灯谜信息》《灯谜世界》等大量灯谜书刊,乘853路公交车来到马林百列。我打电话给郑老师,他约我下午2点半,在劳工部大厦的过街天桥上相见。两人见面后,我送他灯谜书刊,他很高兴,请我到牛车水吃肉骨茶大虾面。

陈光亮亲笔签章,送给郑泽生的《刺桐谜苑》、《刺桐商灯》

牛车水是新加坡的唐人街,仍保留着19世纪至20世纪初的建筑风貌。作为华人社群的核心区域,街道上弥漫着华人日常的活力。老字号店铺如潘记(京都)刹骑马延续着家族生意,售卖沙琪玛等传统点心。街头还能见到手工艺人制作书法、木雕等工艺品,保留着文化传承的痕迹。

当时的牛车水地铁站已运营十余年,成为连接该区域的重要交通枢纽。街道上以步行为主,汽车流量相对较少,保留着较慢的生活节奏。新加坡河的支流尚未完全治理,部分区域仍带有旧时水岸生活的痕迹。牛车水正处于传统与现代的过渡期,既保留了早期华人移民的历史记忆与市井文化,又悄然接受着城市化带来的变迁。这一时期的牛车水,既是老一辈居民的生活据点,也是新加坡多元文化的一张名片。

这里的店都不大,店面只是作坊。郑老师带我来到松发肉骨茶店,我们和其他顾客一样,坐在店外人行过道的简易餐桌旁,边聊边等上菜。

先上的是热气腾腾的肉骨茶,香气扑鼻,汤头浓郁,搭配着鲜嫩的猪排骨,让人回味无穷,仿佛在告诉我们,新加坡华侨与大陆同胞肉骨相连。而大虾面则是另一番风味,面条劲道,虾肉鲜美,每一口都是对味蕾的极致诱惑。在这碗面中,加入新鲜的大虾,它们在汤中游弋,仿佛在告诉我们,这是一次海外游子与大陆同胞的亲密接触。

灯谜传承行 让我感受到了血脉相连

郑泽生说,他1925年出生在广东潮州的鲲江乡,自幼接受乡土文化教育,深受潮汕浓厚谜风的影响,抗战胜利后定居新加坡。他解释说,他的谜号新中,就是为了纪念侨居的新加坡和祖籍地中国。

郑泽生刚到新加坡时,为了摆脱穷困,从事艰苦的、没有固定店面的移动理发工作,劳动工具就是早期的剃头挑子。后来他转行,专门从事与灯谜密切相关的书法绘画工作。

自20世纪60年代起,郑泽生便投身于新加坡的中华灯谜活动。1963年,他发起并组织了合乐民众联络所谜社,从此活跃在新加坡谜台上,振兴当地谜坛。他策划并成功举办多项大型谜会,成为当地谜界带头人。他不仅致力于灯谜创作研究,还积极承担起学员培训工作,为新加坡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灯谜爱好者和专业人才。

郑泽生说,在我之前,有一位姓张的山东青岛谜友到新加坡,可惜还没找到他,就因签证到期不得不回国。我是第一位赴新加坡灯谜会所找到他,并交流灯谜书刊的中国谜友,送给我他创作的5条新加坡当地特色灯谜。

离开牛车水后,郑泽生又带我参观了潮州八邑会馆。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建筑,承载着潮州人移民新加坡的历史和文化。会馆内陈列着各种潮州文化的展品,让我感受到了潮州人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和传承。

时光飞逝,转眼间太阳已经西沉。郑泽生因晚上有其他安排,不得不与我告别。

这趟新加坡灯谜传承之行,不仅让我领略了新加坡——这座充满活力和多元文化城市的风光,更让我感受到了华人与华侨之间的血脉相连。(作者注:2018年5月31日,新加坡灯谜泰斗郑泽生仙逝,享年94岁;2020年3月15日,泉州灯谜大师陈光亮在泉州辞世,享年83岁。)

编辑:林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