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猪百科

手机版

高质量发展看泰安①丨从“三个经济”透视,泰安跑进又一个春天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梁莹莹 通讯员 纪宗玉

四月的春风里,泰安的桃花漫山遍野。在这个生机盎然的春天,泰安的工业经济踏着“起步即冲刺”的奋进鼓点,也跑进了又一个春天。今年1-2月,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6%。亮眼数据,如同工业肌体强劲跳动的脉搏,见证着生产的火热。

年初召开的“新春第一会”,泰安市奠定了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着力点、新型工业化“头号工程”,登高望远、奋力争先的发展基调。为推动“头号工程”取得突破性成效,泰安把握制造经济、数字经济、民营经济“三个经济”,一体发力、统筹做强,拼搏的姿态正不断换来一条条经济的上扬线。

制造经济:连续29个月高位均衡增长

在泰安市的工业版图上,处处可见企业蓬勃向上的发展势头,成为产业发展的“动力心脏”。

在泰山区山东虎彩泰山印刷有限公司里,仿佛万物皆可印,一款酒盒上印着川剧脸谱,拿起酒盒变换角度,酒盒竟也跟着“变脸”。这个名为“直印3D”的工艺系公司首创,也是其在行业内率先应用的“独门绝技”。最贵的酒盒,一只报价十几元。

走进位于岱岳区山东斯莱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各条生产线正开足马力高速运转。车间里,工人们正在调试即将发往越南的易拉罐码垛机设备,这种设备突破了传统码垛机在速度与精度上的技术瓶颈,是斯莱克自主研发的“明星产品”。“一季度的订单量已超过去年全年,实现产值1200万元,其中包含168万美元的出口业务,实现了开门红。”山东斯莱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高晓宇说。

如今,泰安市着力引导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持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两家企业的现状正是泰安“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竞进格局的生动实践。

数据显示,1-2月,泰山区173家规上工业企业中,93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营收正增长,增长面54%;营收前50强企业实现32.3亿元,同比增长8.5%;利润前50强企业实现2.2亿元,同比增长63%。1-2月份,岱岳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0%,实施工业技改项目57个,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9.0%。

制造经济是实施“头号工程”的核心主体。放眼泰安,制造业贡献率突出。1-2月,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6%,拉动增长7.1个百分点,贡献率高达92.6%。37个在统大类行业中,有26个行业实现同比增长,增长面70.3%。

而另外一组数据,更令人信心倍增。3月18日,泰安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2024年,泰安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连续29个月保持高位均衡增长。

数字经济:跑全省数字化

经济增长,看分量,泰安市制造业贡献更大。看质量,数字经济创新更强。

作为2024年数字经济百强市,泰安数字经济产业链现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省级单项冠军企业2家,省级瞪羚企业8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1家,省级数字经济产业创新中心2家。

同时,4个案例入选工信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典型案例,数量全省并列第2位,其中岱银集团、泰开互感器入选数字领航企业,增添新动能、厚植新优势。

走进石横特钢零碳智慧管控中心,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块巨型屏幕,跳动的数据流仿佛是传统钢铁行业迈向新生的脉搏,勾勒出涅槃重生的奋进之路。

这个融合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工业大脑”,高效实现生产、用能、物流等九大系统的数字化管控,使生产效率飙升68%,运营成本骤降47%。企业自主研发的全规全系电力角钢,不仅支撑着世界最先进特高压工程,更以115万吨总产能占据全国半壁江山,在“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中担当硬核力量。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石横特钢乘“数”转型,让传统制造装上“科技大脑”,引领着更多企业朝着智能化、数字化方向迈进。

在数字经济赛道上,传统创业破茧成蝶,向着多元化领域振翅高飞,龙头企业示范效应蔚然成风,成为泰安市持续抓好新型工业化“头号工程”攀“高”逐“新”、向“质”图“强”的写照。

不仅如此,到2025年底,泰安市将累计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项目1800个,建成“晨星工厂”350家,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关键业务环节全面数字化率力争达到75.5%,继续领跑全省数字化转型。

一系列的数字变革,正引领着泰安制造业向更高质量、更高效率、更加智能的方向发展。

民营经济:外贸出口增速全省第一

一家家企业,如同上紧了发条的时钟,在工业经济的主战场一路狂飙,让人清晰地感受到泰安向“新”而行的澎湃活力。外贸是反映一座城市经济状况与开放活力的“晴雨表”。1-2月,泰安市进出口7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2.3%,比全省增速高25.4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三位。其中,出口增速全省第一。

凭借灵活的机制、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民营企业正挑起泰安外贸出口的“大梁”。

1-2月,泰安市民营企业进出口71亿元,增长54.9%,占进出口总值的92.2%。民营经济成为实施“头号工程”的关键载体。

在索力得焊材股份有限公司自动化生产车间,30条生产线火力全开,满负荷运转……面对焊材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形势,这家位于肥城的民营企业却奏响数字化转型“最强音”。

原来公司与华为深度合作,对原有生产线和设备进行大刀阔斧的自动化改造,为钢铁机械植入“智能芯”,让生产设备连上“华为云”,赋予生产线“科技脑”,实现生产过程智能化、数字化升级。“今年公司订单持续增长,特别是来自美国、欧盟、中亚的订单比往年增长近20%。”索力得焊材股份有限公司企管部部长高峰说。

跃动的数字是最好的注解。2024年,泰安市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长8.9%,高于规模以上工业0.4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74.1%。规模以上民营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3.8%,高于规模以上服务业3.5个百分点;占全部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比重63.3%。民间投资持续向好,比上年增长8.6%,占全部投资比重69.9%。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24.9%,占全部进出口总值的90.2%。

2024年,泰安市民营经济市场主体达到59.5万户,占全部市场主体总量的98.9%,其中民营企业占全市企业总量的96.27%,达到16.5万户;6家企业入选“2024山东民企创新100强”;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瞪羚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分别达到20家、69家、61家、115家、598家。

向阳而生,向绿而行,“新质”奔涌。传统产业焕发新芽,数字经济起势腾飞,“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谋篇之年,厚植高质量发展底色的泰安,扛牢工业经济“头号工程”责任担当,推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勇闯新路、勇挑大梁,在泰山脚下奏响一曲动人的绿色发展之歌。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