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拓展2025广州读书月活动,近日,“读懂广州 智慧交通”——2025“爱在交通”进校园主题阅读志愿服务活动在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举行,为该校逾千名师生奉上一场科技感十足的交通文化科普活动。本次活动作为2025年广州交通运输系统读书月系列活动之一,由广州市交通运输局团委、广州巴士集团团委、华南师范大学团委、广州市公共交通数据管理中心有限公司、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爱在交通”党员青年志愿服务队、“育苗广州”童阅推广专业志愿服务队联合主办。
红色迷你小巴,展示广州科技创新魅力
当无人驾驶的“宝宝巴士”炫酷地摆放在华南师大附小门前,孩子们异常兴奋。“自动驾驶、激光雷达”瞬间成为了同学们讨论的热词,来自巴士集团的青年志愿者耐心地向同学们讲解自动驾驶巴士的各种智能奥秘——“通过智能调度系统,车辆会根据实时路况和客流情况自动调整行驶路线和停靠站点”“车辆采用L4级自动驾驶技术,配备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等多传感器融合系统,实现360度无死角环境感知”。在志愿者指引下,1-4年级的同学分批次登车体验,立体感受城市交通发展的变化。
图书馆就在身边,微课堂点燃阅读梦想
来自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的阅读推广馆员们结合此次活动主题,策划开展了“图书馆知识微课堂”,融交通主题图书推荐、图书馆寻宝技巧于一体,受到同学们的喜爱。微课堂不仅向同学们介绍了关于公共图书馆的知识,还普及了在图书馆如何快速找书、借书小窍门。比如用羊城通卡就能借书、通过手机也可以借书等。课堂上还展示了《从木头轮子到新概念汽车》《钢筋铁骨成大道》《环游世界的80种方式》等交通主题推荐图书,吸引同学们通过阅读掌握更多交通知识。
广州公交百年,浓缩在一张张老照片之中
在华南师大附小阶梯教室,来自广州巴士集团“巴士大学堂”的宣讲员、巴士集团四分公司团支部书记丘孝威老师用一组老照片向同学们讲述着“广州公交的前世今生”。他介绍道,广州自1920年开始有客运汽车行驶,一些原本用于货物运输的货车逐渐被改造为公交车,推动着广州公共交通的发展。1960年,广州诞生了第一辆无轨电车。在20世纪80年代末,广州率先在全国范围内大量引入双层公共汽车。至今,巴士集团已成功开通11条自动驾驶巴士便民线路和亲子研学线路,累计运送乘客数量突破114万人次,总运行里程超过205万公里。在丘老师生动的讲述中,同学们一边感受着公交车与城市变迁、科技进步的关联,一边畅想着科技赋能城市发展的美好前景。
记者了解到,下一步,广州市交通运输系统将持续开展主题阅读活动,不断擦亮“书香羊城”全民阅读品牌和“爱在交通”志愿服务品牌。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黄岚 通讯员:交通宣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李凤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