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猪百科

手机版

榕电动自行车充电收费存乱象,部分充电桩平台存在收费乱、退款难、价费不分离等问题

N海都全媒体见习记者 王凯诺 张声琳 文/图

日前,福州市民陈先生通过智慧海都平台反映,其在福州软件园G区的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充值后遭遇退款难题,且客服“失联”。

根据交警部门的统计,截至去年7月,福州市上牌的电动自行车保有量近130万辆。近年来,福州推进电动自行车充电停放标准化建设,大量小区增设了电动自行车充电桩。记者走访发现,这一举措方便了市民充电,但也存在“价费”不分离、消费者退款难等乱象。

走访:部分充电桩平台,既没退款通道,也难联系客服

陈先生告诉记者,福州软件园G区内的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多为“驴来电”品牌,“每次完成充电后,未消费金额只能退到小程序余额中。前几天,我想提现余额时,发现小程序内没有退款选项,也没提供客服联系方式”。

4月3日上午,记者来到福州软件园G区,亲身体验“驴来电”的充电服务。该品牌采用预付费模式运营,收费标准为每小时0.5元,且设定了2元的最低消费门槛,也就是充电不足4小时,仍按4小时计费。

记者注意到,这个品牌的小程序中,未设置退款功能选项,也未提供客服沟通渠道。小程序内仅展示了一条招商合作热线,但记者多次尝试拨打该号码均未能接通。随后,记者联系了福州软件园物业,在物业的帮助下才与充电桩运营商取得联系。经协商,运营商承诺后续将为陈先生办理退款。4月8日,陈先生告诉记者,退款已经到账,但他的充电桩账号也被注销。

陈先生遇到的退款难题并非个例。4月8日,记者随机走访了福州市鼓楼区、晋安区、台江区、仓山区的25个小区,对小区内部的电动自行车充电桩进行了体验。

福州一小区新建的电动自行车充电停放标准化场所

记者发现,在这25个小区里,有榕电充充、沃充科技、闽云充电等共计19家不同运营商的电动自行车充电桩。记者现场体验后,发现充电桩退款方面存在以下三种情况:车智充、云雀智慧等9种充电桩运营平台为消费者提供了自行退款的服务通道;捷达智充、安馨电等5家平台需要消费者联系客服,由客服协助进行退款;e聪电、闽云充电等5家平台,既没有退款通道,也难以联系客服。

调查:价费未分离,导致出现多种不同的计费方式

据了解,电动自行车充电收费一般由电价和服务费组成。去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关于规范电动自行车充电收费行为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其中规定,充电费用实行价费分离,严格明码标价,即电动自行车充电电费和服务费应分别标示、分别计价。

走访中,记者发现部分电动自行车充电桩运营企业虽在充电场所、小程序内标明了收费标准,却未按照《通知》执行价费分离。以“e聪电”为例,仅在付款界面标有每小时的总费用,费用内电价、服务费占比无从得知。这种模糊的收费方式,让消费者在缴费时一头雾水。

没有“价费分离”也导致了多种不同的计费方式。如一款“马上冲”的充电桩,依据充电时长来计费,而“捷达智充”则采用阶梯功率计费模式,还有部分品牌实行“起步价下分功率计费”等复杂方式。复杂的计费规则,让消费者在充电前无法准确预估费用。

相同的充电桩平台,在不同的小区,收费标准不一,且电费和服务费没有分别标示

此外,还存在“一城多价”现象,同一充电桩运营商在同一城市的不同小区,充电费用可能存在较大差异,缺乏统一标准。例如,“车智充”在福建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和福州康光温泉小区的两处充电桩距离不足一公里,充电价格差距竟超过50%。

业内:行业准入门槛低,市场鱼龙混杂

什么样的企业能运营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呢?为此,记者以加盟商的身份联系了“驴充充”充电桩运营平台。该平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加盟充电桩行业只需注册一家公司,在申请营业执照时勾选相应经营范围即可。

“较低的门槛、没有明确标准等问题,使得这块市场鱼龙混杂,因此产生了很多乱象。”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现在国家虽已经发布了相关通知,但仍未落地,以后等收费标准都标明了,电动车充电也就不会有那么多复杂的计费方式了。”

一些小区的充电桩,要扫码后才能清楚地知道收费标准

“但‘一城多价’是可能的,不同小区的运营成本不同,服务费上就会有差异。”这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是市场调节的结果。

对于退款难的问题,上述业内人士表示,行业内基本都能退款,不过,有的运营商需要客服协助退款。他建议,遇到无法退款的情况,可以联系市场监督管理局进行投诉。

部门:将督促落实价费分离政策

记者了解到,去年,福州市相关部门转发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关于规范电动自行车充电收费行为的通知〉》,规范电动自行车充电收费行为,并对有关部门具体职责进行分工。其中,发改部门需指导督促电力企业主动承建停放充电设施,引导企业合理确定充电服务价格标准;明确居民住宅小区内的电动自行车充电电价一律按照居民电价执行;明确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电费和服务费分别标示、分别计价。而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则需重点开展电动自行车充电价格的监督检查工作,依法严厉查处电网企业以及充电设施运营管理单位不按规定进行明码标价、不执行政府定价等各类违法行为。

《通知》执行情况如何?记者联系了福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相关工作人员称:“政策落实需要一个过程,由于现在缺少对应的处罚依据和处罚措施,导致落实工作进展较为缓慢。不过,我们已经在商讨相关对策,力求督促各县区更好地落实价费分离政策。”

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员也提醒,如果市民在日常使用充电桩过程中遇到上述乱象,可以联系市监局进行投诉,工作人员将前往现场查处,切实维护市民的合法权益。

电动车充电桩收费何时能规范?海都记者将持续关注。

编辑:周德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