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猪百科

手机版

路面通车、防洪排涝、污水治理……肇庆多个民生项目进度再刷新!

较原计划提前完成任务!

近日,

肇庆多个民生工程加速推进,

交出亮眼答卷!


雨、污水管网与配套设施升级改造工程

近日,端州区雨、污水管网

与配套设施升级改造工程(一期)

两个标段取得显著进展,

为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提升和

居民生活环境改善带来积极变化。

01

迎恩路易涝点治理工程

我市重点民生工程

——迎恩路易涝点治理工程

天宁南路施工段现场道路围蔽已全面拆除,

路面已初步恢复通车。

△图源 肇庆国资

项目自2024年9月1日启动以来,针对地下管线复杂、交通疏导困难等难题,施工人员创新采用顶管非开挖技术、分段错峰施工等方案,最大限度降低对市民出行的影响。

经施工单位确认,

工程较原计划

提前30天圆满完成建设任务。

△图源 肇庆国资

该工程全长580米,施工内容涵盖新建雨水管网 578 米、污水管网560米,改造检查井54座,同步实施路面沥青改造提升。雨污分流改造完成后,该片区将有望彻底解决雨季溢流污染、道路积水等顽疾,改善区域水环境质量,实现排水系统效能倍增。

目前,道路标线、道路中线分隔栏等

配套设施正在同步完善中。

△图源 肇庆国资

02

西江北路易涝点治理工程

近日,西江北路易涝点治理工程

伴月路施工段历经5个月

攻坚顺利实现全线通车。

△图源 肇庆国资

作为全市排水系统改造关键节点,

在施工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

✦地质条件复杂,沿线存在5米深基坑作业,施工方采用“钢板桩+内支撑”组合支护技术,确保了基坑零事故;

✦在黄塘泵站接入口及旧渠箱连接段的水中施工作业,通过创新的“围堰分段 + 潜水员协同”创新工法突破水下作业瓶颈;

✦通过“分段倒边+多段流水”施工模式,将主干道影响周期缩短至5个月,施工效率较同类工程提升30%。

目前,伴月路已完成混凝土路面修复,

计划近日内完善沥青摊铺施工

及标线等交通设施。

胜天渠清淤整治工程

近日,鼎湖区对鼎湖大道沿线的

坑口胜天渠开展渠道

清淤疏浚综合整治行动,

通过“人工+机械”联合作业、

多点位同步推进的模式,

全力疏通城乡“毛细血管”。

△鼎湖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马俊邦 摄

胜天渠作为连接后

沥涌与罗隐涌的重要通道,

是坑口城区防洪排涝的关键枢纽。

此次整治行动对主河道采用

水上挖掘机高效清理淤泥及阻水植物,

设计清淤深度0.5米至1米;

针对狭窄区域及桥涵死角,

组织工人及挖土机开展精细化清掏,

日均清理淤泥超3000立方米,

预计清淤总量达4.1万立方米,

确保“疏堵结合、全域畅通”。

△鼎湖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罗惠妍 摄

接下来,鼎湖还计划在道路沿岸

增设科普展板、休闲步道,

提升交通主干道沿线风貌品质。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

高要区结合实施“百千万工程”,

扎实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

目前全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82%。

走进高要区南岸街道的马安社区和凤田村,能够真切感受到污水治理项目给当地带来的显著变化。马安社区根据村庄特点,采用了资源化利用的治理模式,通过建设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将生活污水转化为灌溉用水,实现了水资源循环利用。

△图源 高要发布

凤田村建设了污水收集管网,

将村中的污水收集起来集中处理,

有效解决了以往

污水直排、污染环境的问题。

污水治理项目的建成投入使用,

极大提升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能力,

有效改善了区域水环境质量

和村民生活品质。

△污水收集管网。图源 高要发布

△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再排放,有效提升了村容村貌。图源 高要发布

村民麦叔

建好污水收集管网,对我们村来说是件好事。希望以后能多实施这样的民生工程,让农村人居环境越来越美,村民生活越来越好。

据了解,目前高要区1491条自然村中已有1223条自然村完成生活污水治理,其中139条自然村纳入城镇污水处理厂,670条自然村建有农村污水处理设施,414条自然村采用资源化利用模式进行自然消纳。

2025年,高要区计划完成268条自然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年底前达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同时对152个村农污治理进行提质增效攻坚工作。


肇庆这些民生项目工程的实施,

不仅提升了城市品质,

而且改善了人居环境,

城市幸福指数也随之节节攀升,

“民生愿景”不断变成“幸福实景”。


资料来源:肇庆国资 鼎湖发布 高要发布

编 辑:李雪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