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春风润民心,服务升级暖人心。曾经,平潭群众为办理护照、驾照等证件,不得不在多个部门间奔波往返;如今,他们在公安通办窗口就能享受到“只进一窗、只取一号”的便捷服务。这一显著变化,正是平潭自贸片区建设十年来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政务服务的生动缩影。
流水便民服务中心推行“全岛通办 一窗办好”服务举措。(资料图)
“现在办事太便捷了,这样的改革真是改到了我们的心坎上。”近日,在实验区公安局海坛服务中心公安综合窗口前,市民林勇刚申请了换发护照业务。他告诉记者,十几年前自己第一次办理护照时,流程繁琐,不仅要自带照片,还得复印材料、手填表格。而这次,他只需来到就近的公安通办窗口,在自助机上简单操作,就可以直接将照片打印出来,不久后业务就办理完毕。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他选择邮寄护照,一周左右就能拿到新护照。
“以前补个驾照要去车管所,办其他业务可能还得去派出所。现在到任意一个公安通办窗口,这些业务都能办理,真是太方便了。”林勇的感慨,正是平潭公安“全岛通办一窗办好”改革成效的真实写照。
自2019年5月以来,实验区公安局立足地域和人口分布特点,精准施策,通过整合行政审批职能、整合窗口警力资源等供给侧改革,创新推行“全岛通办一窗办好”行政审批改革,推动88%的公安行政审批事项实现“一警通办”。
“‘全岛通办一窗办好’改革突破了地域限制和警种壁垒,让群众办事不再受户籍地和专窗服务的限制,就近到任何一个公安通办窗口,就能享受到‘进一窗、取一号、找一警、办成事’的改革便利。”实验区公安局行政审批支队三大队副大队长念可喜介绍。
截至目前,主岛已建成4个片区服务中心,4个离岛设立“一站式”综合服务窗口,通办事项已拓展到253项,形成覆盖全区的“15分钟便民服务圈”。数据显示,改革以来累计提供就近便捷的通办服务90万人次、“免跑”服务3000余人次,为群众节约了大量时间和经济成本。
改革不仅让群众受益,也提升了警力质效。专业窗口升级为全科窗口,窗口民警从熟悉单一警种业务到精通多警种业务,警力资源得到充分释放,窗口警力压缩了35%,警力集约效益凸显。
市民杨忠岱在申领车辆检验合格标志时深有体会:“以前只能到车管所排队,现在到公安通办窗口几分钟就办好了,效率提高了好几倍。”
这项首创性改革也走出平潭、走向全国。2021年起,“一窗通办”模式在全省推广,并入选福建自贸试验区第19批创新举措。“一警通办”硬件集成模块于2023年获公安基层技术革新奖二等奖,入选国务院政务服务数字化创新案例库;2024年获评数字政法创新案例并入选中国(厦门)国际警安法务科技展主题馆优秀案例。
“我们将持续聚焦民生福祉,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在科技赋能上下功夫,深化‘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做好窗口服务小细节,做优公安政务大文章,助力实验区优化营商环境、打造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实验区公安局行政审批支队一大队大队长林雄弟说。
从“多头跑”到“只进一窗”,从“专岗专能”到“一警多能”,平潭公安用改革书写了民生答卷。当“数据跑腿”代替“群众跑路”,当“15分钟便民服务圈”覆盖海岛,这片改革热土正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
来源:平潭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