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购买过“高科技”保健品吗?您涉足过“高收益”理财吗?您参加过低价旅游团吗?4月7日,记者从太原市消费者协会获悉,消协律师为您见招拆招,揭秘各种老年消费骗局。
1 冒牌中医把脉 高价售出保健品
某公司以每盒60元的价格购得一款系列保健品。营销过程中,自行搜集大量私人电话,以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为目标人群,通过组织免费旅游,让员工使用公司统一设计制作含有欺骗性的预设话术营销。还安排无行医资格的员工以中医名义现场为老年人把脉,并借机以每盒898元价格销售其系列保健品。该公司的销售行为已经构成了虚假宣传和欺诈行为。
消协律师表示,该公司组织老年消费者免费旅游,实质上是会销行为。该公司在销售过程中,对于产品功效的宣传,是符合虚假宣传的,该公司在销售过程中假冒中医进行把脉销售,符合法律规定的欺诈行为。因此,最终法院给予该公司处罚,并没收违法所得,退还消费者。
2 几类老年消费容易踩的“坑”
除了保健品,哪些还是老年消费容易踩“坑”的地方?太原市消费者协会还列举了数项消费“重灾区”。
第一类是高价投资品。限量纪念币、珍贵邮票、精美藏品……不法分子通过展示虚拟的鉴定证书和市场行情让老年人轻信,投资购买,钱财受损。
第二类是低价旅游团。骗子常以低价吸纳老年游客参团旅游,但暗藏强制购物行为,花费大量冤枉钱。
第三类是以免费体检、优惠活动诱导老年人消费,并在服务过程中不断推销高价项目,不知不觉花大价钱“买服务”。
第四类是部分家政服务公司,以介绍工作、提供培训为名,收取老年人费用,却不能提供相应服务,导致上当受骗。
3 防骗有口诀牢记五个“要”
针对老年人的消费诈骗手段日益多样,学会守好养老钱,牢记五个“要”。
高额回报要警惕。遇到承诺高额回报的投资、理财项目,一定要保持警惕。
投资决策要理性。不盲目跟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风险承受能力,选择合适的投资产品。
免费诱惑要识别。免费体检、免费旅游、免费赠送礼品……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要学会识别,远离陷阱。
优惠活动要核实。遇到各种优惠活动,要通过官方渠道查询核实活动的真实性和合法性,避免上当。
情感营销要冷静。面对情感营销,一定要保持冷静。不要被甜言蜜语和虚假关怀所迷惑,多思考,多与家人商量,再做决定。
来源:山西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