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海涛 通讯员 姬冠鹏 张仪薇
修水利、护安澜、倡农桑,这是叶县世代相继的传统。
调配水资源、强化水支撑,今天,一张现代水网正在这个千年古县快速铺展。
秀美山水助力保安镇杨令庄村乡村旅游
近年来,叶县紧紧围绕省、市战略布局和当地发展需求,坚持系统思维和全局视野,加快建设现代水网,通过联网、补网、强链,全力构建水格局、做好水文章、畅通水循环,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水利支撑。
现代水网构建新格局
澧河引水工程渠首闸位于叶县夏李乡孙庵村,记者近日在此看到,昭平台水库、孤石滩水库、澧河的水汇聚到这里,通过渠首节制闸流向叶县四面八方。
澧河引水工程全线21公里,实现了澧河、灰河、护城河水系连通,为沿线5.4万居民和2万余亩农田提供水源保障,适时为灰河、护城河补水,使昔日干涸的护城河重现生机。
这样人水相谐的新画面,离不开叶县的现代水网建设。
叶县境内河流、水库众多,湛河、汝河、沙河、澧河、灰河等6条主要河流穿境而过,燕山水库、孤石滩水库等31座水库星罗棋布,全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4.32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总量3.14亿立方米,水资源丰富,水利基础条件较好。
如何把水资源基础转化为发展优势?叶县坚持把现代水网建设作为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科学编制水网规划、加快推进水网建设,着力打造县级现代水网建设叶县样板。
组建由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党政分管同志统筹,全体处级干部包联,发改、水利、农业农村、林业、交通等部门和所有乡镇(街道)参与的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级任务,建立台账清单,形成高位推进、全县联动、齐抓共建的工作格局。
结合叶县水库、河道和灌区实际,科学编制《叶县现代水网建设规划》,明确了“四纵五横三网共济、两库多点九线连通”的现代水网体系,构建了“防洪排涝网、城乡供水网、灌溉排水网、河湖生态保护网、数字孪生水网”五网共建的现代水网格局。
任店镇柳林村沟渠连通润泽乡村
在构建这张现代水网时,叶县特别注重水、路、绿、田“四网”融合发展,把水利建设同农田、公路、绿化、景观等结合起来,清理整治一段、绿化固坡一段、景观打造一段,形成“水景观+农业+公路+绿化+文旅”协同发展局面,实现生态效益、安全效益、经济效益的融合叠加。
叶县水网建设坚持做好高效管护文章。开发智慧监管系统平台,对水文水质等进行常态化在线监测,以水利信息化引领水利现代化,同步探索实施河长、林长、山田长、路长、警长、检察长“六长”共治模式,以生态河道为中心,统筹山上山下、河内河外、大小沟渠治理,实现河湖监管全覆盖。
项目建设筑牢新支撑
叶县高度重视水利项目建设,2023年以来,共计划实施水网先导区建设项目15个,项目总投资30.82亿元,为产业发展、饮水安全、生态环境提供了有力支撑。
兴水促发展。一方面,着眼助推千亿级中国尼龙城建设,谋划了投资11亿元的燕山水库引水工程,项目建成后可为叶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年供水3350万立方米,为平顶山尼龙新材料开发区年供水3089万立方米,有力保障了园区工业用水需求。另一方面,聚焦农业高质高效发展,大力开展“引水入田”工程建设,引昭平台水库、孤石滩水库、澧河等水源入高标准农田,为粮食安全提供了坚实水利保障。
夕阳下的燕山水库
用水惠民生。为有效解决部分乡镇吃水难问题,叶县统筹整合3.47亿元资金实施了城乡饮水安全一体化工程,全县554个行政村(社区)群众喝上了同水源、同水质、同水价的放心水。按照稳步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向农村供水保障转变的要求,正加紧推进城乡一体化供水提升工程,计划新建燕山、廉村、孤石滩三座水厂,努力实现地表水置换地下水全域覆盖。
亲水优生态。扎实开展美丽河湖建设,深入开展澧河、灰河、沙河、甘江河及部分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全面优化水生态、改善水环境。深入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项目和城区雨污管网分流工程,做到控源头、美环境。为了让群众在近水、亲水、观水、玩水中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分别建设了灰河生态公园和“近悦”“远来”两个湿地公园,让群众休憩游玩有了好去处。
治水护安澜。叶县近年持续加强水旱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变以往“控制洪水”“泄洪为安”为“管理洪水”“蓄洪利用”,先后实施了灰河、东湛河、甘澧河、沙颍河(叶县河段)治理工程、灰河谷店闸除险加固项目,谋划了五间房水库建设项目、澧河综合治理工程等共计12个防洪治理工程,完成投资约3亿元;实施了澧河引调水工程、马河引水工程、抗旱应急引调提水工程,谋划了燕山水库引水与生态水系连通工程等共计8个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完成投资约2亿元,全域防灾减灾能力进一步提升。
沟渠连通打造新循环
走进任店镇屈庄村,只见挖掘机正在对河道进行清淤疏浚。任店镇全域开展水系连通建设,目前已对干、支、斗渠及田间沟疏浚清淤共49公里。一条条淤塞荒废的河道,正焕发出新的生机。
农村沟渠是现代水网的毛细血管,也是农田水利建设的“最后一公里”。叶县作为农业大县、产粮大县,紧盯“沟相通、渠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目标,坚持靶向施策、系统施治、久久为功,着力畅通沟渠“微循环”、连通水网“大动脉”。
仙台镇高标准农田水利设施完备
坚持系统谋划、分段治理,坚持“一村一张图、一乡镇一张图、一县一张图”要求,细化“三沟四渠”整治重点和标准,因地制宜制定叶县方案,明确整治重点和标准,项目化、清单化、责任化,系统推进连通整治工作。
高规格建立专班,明确县直部门和乡镇工作任务。整合财政预算资金、农田水利项目招标和建设结余资金、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等,夯实资金保障。
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干”。建立“干部带头、村民筹资、义务投劳、乡贤募捐、项目助力”工作模式,党员干部带头,鼓励引导党员群众积极参与能够干、干得了的沟渠疏通、河道清障等工作。
同时广泛发动群众“日常管”。按照“谁使用、谁管理”原则,与河长制联动,建立乡(镇)村两级沟渠网格化管理责任体系,除乡(镇)级沟渠长、村级沟渠长外,每个行政村成立5—8人的管护队伍,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共建共治共享沟渠治理新体系。
目前,叶县已累计清淤疏浚渠道247公里,河道85公里,沟道303公里,坑塘316座,孤石滩灌区北干渠实现15年来首次全线通水。
同时,叶县坚持把全域水系连通与和美乡村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科学绿化结合起来,一体规划、一体实施,努力构建水系环绕、村村连通、岸绿景美、水美富饶的生态格局。
叶县通过全域水系连通治理不仅有效解决了农村灌排难、行路难等民生问题,更进一步促进了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春日里的叶县任店镇,道路两边油菜花开得正盛,麦田里绿意盎然。澧河引水工程干渠水流奔涌,渠水通过水泵抽取后在空中旋转喷洒,麦苗在喷灌水幕中舒展呼吸。
叶县澧河引水工程干渠流水潺潺
古老昆阳大地,正在绘就更新更美的人水相谐画卷。
本版图片均为叶县县委宣传部提供